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受力状态下白云岩溶蚀实验及其地质意义

罗开平 范明 刘运黎 韩彧

罗开平, 范明, 刘运黎, 韩彧. 受力状态下白云岩溶蚀实验及其地质意义[J]. 石油实验地质, 2012, 34(4): 451-453. doi: 10.11781/sysydz201204451
引用本文: 罗开平, 范明, 刘运黎, 韩彧. 受力状态下白云岩溶蚀实验及其地质意义[J]. 石油实验地质, 2012, 34(4): 451-453. doi: 10.11781/sysydz201204451
Luo Kaiping, Fan Ming, Liu Yunli, Han Yu. Experiment of dolomite dissolution in stress state and its geologic significance[J].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2012, 34(4): 451-453. doi: 10.11781/sysydz201204451
Citation: Luo Kaiping, Fan Ming, Liu Yunli, Han Yu. Experiment of dolomite dissolution in stress state and its geologic significance[J].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2012, 34(4): 451-453. doi: 10.11781/sysydz201204451

受力状态下白云岩溶蚀实验及其地质意义

doi: 10.11781/sysydz201204451
基金项目: 中国石化科技部项目(P09063)资助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罗开平(1964- ),男,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石油地质综合研究.E-mail:luokp.syky@sinopec.com.

  • 中图分类号: TE122.2+3

Experiment of dolomite dissolution in stress state and its geologic significance

  • 摘要: 白云岩储层发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岩作用改造,溶蚀作用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基于对川东北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白云岩储层的研究,针对储层中裂缝、微裂缝等构造形迹与溶蚀孔隙之间的密切关系,在前人相关研究和实验基础上,通过受力状态下白云岩溶蚀实验,探讨了裂缝(微裂缝)对于白云岩溶蚀作用的影响,表明裂缝发育能促进溶蚀作用的进行,构造形变(裂缝)影响下的埋藏溶蚀可能是白云岩储层主要的改造机制。

     

  • [1] 马永生,蔡勋育,李国雄.四川盆地普光大型气藏基本特征及成藏富集规律[J].地质学报,2005,79(6):858-865.
    [2] 蔡勋育,马永生,李国雄,等.普光气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储层特征[J].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5,27(1):43-45.
    [3] 郑荣才,胡忠贵,冯青平,等.川东北地区长兴组白云岩储层的成因研究[J].矿物岩石,2007,27(4):78-84.
    [4] 郑荣才,耿威,郑超,等.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优质白云岩储层的成因[J].石油学报,2008,29(6):815-821.
    [5] 杨威,魏国齐,金惠,等.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和成因模式[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7,18(2):192-196.
    [6] 管宏林,王恕一,蒋小琼.普光气田埋藏溶孔特征及识别标志[J].天然气工业,2010,30(3):31-34.
    [7] 管宏林,蒋小琼,王恕一,等.普光气田与建南气田长兴组、飞仙关组储层对比研究[J].石油实验地质,2010,32(2):130-135.
    [8] 罗开平,黄泽光,蒋小琼,等.川东北地区优质碳酸盐岩储层改造机制探讨[J].石油实验地质,2011,33(6):559-563.
    [9] 王恕一,蒋小琼,管宏林.川东北地区普光气田飞仙关组储层孔隙演化[J].石油实验地质,2009,31(1):26-30.
    [10] 蔺军,周芳芳,袁国芬.塔河地区寒武系储层深埋藏白云石化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0,31(1):13-21,27.
    [11] 杨玉芳,钟建华,陈志鹏,等.塔中地区寒武-奥陶系白云岩成因类型及空间分布[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0,31(4):455-462.
    [12] 李得立,谭先锋,夏敏全,等.东营凹陷沙四段湖相白云岩沉积特征及成因[J].断块油气田,2010,17(4):418-422.
    [13] 朱光有,张水昌,梁英波,等.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对烃类的蚀变作用[J].石油学报,2005,26(5):48-52.
    [14] 曾德铭,王兴志,王思仪,等.溶蚀在川东北储层演化中的意义[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07,29(1):15-18.
    [15] 朱光有,张水昌,梁英波,等.TSR对深部碳酸盐岩储层的溶蚀改造:四川盆地深部碳酸盐岩优质储层形成的重要方式[J].岩石学报,2006,22(8):2182-2194.
    [16] 张建勇,刘文汇,范明,等.TSR产物对碳酸盐岩储层是否具有改良作用:实验地质学的依据[J].海相油气地质,2008,13(2):57-61.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320
  • HTML全文浏览量:  81
  • PDF下载量:  88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2-03-27
  • 修回日期:  2012-06-05
  • 刊出日期:  2012-07-2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