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4年  第26卷  第4期

显示方式:
柴达木北缘西段侏罗纪盆地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郑孟林, 李明杰, 曹春潮, 张军勇
2004, 26(4): 315-318. doi: 10.11781/sysydz200404315
摘要(499) PDF(500)
摘要:
柴达木北缘西段侏罗系的展布受北西向和近东西向两组构造的控制,近东西向构造对侏罗系具有南北分带作用,北西向构造对侏罗系具有东西分块的作用,两组构造使得侏罗系存在多个厚度中心。早、中侏罗世,该区为伸展断陷盆地,沉积了重要的烃源岩系;晚侏罗世—白垩纪为挤压盆地。从早侏罗世到白垩纪,盆地沉积具有由南向北、由西向东迁移的特征。叠合其上的新生代盆地沉积对侏罗系具有重要的保存作用,促进了烃源岩有机质向油气的转化。新生代的构造变形及其组合特征为该区油气成藏提供了条件。
下扬子地区中古生界叠加改造特征与多源多期成藏
郭彤楼
2004, 26(4): 319-323. doi: 10.11781/sysydz200404319
摘要(513) PDF(536)
摘要:
下扬子区是一个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改造的叠合盆地,2种构造体制、2个世代盆地造就了下扬子地区复杂的构造格局。朱家墩气田等4种典型油气藏表明,中古生界在地史上曾经发生过大规模的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成藏,本区确实存在多源、多期成藏,立足于寻找有中上古生界地质实体、具备后期保存条件的地区,一定能实现中古生界油气勘探的重大突破。
断陷盆地斜坡带油气勘探——以东营凹陷为例
尚明忠, 李秀华, 王文林, 付瑾平
2004, 26(4): 324-327. doi: 10.11781/sysydz200404324
摘要(599) PDF(467)
摘要:
东营凹陷南部斜坡带是典型的箕状断陷缓坡带,30多年的勘探实践已发现了10个油气田。通过分析其构造背景、沉积体系与油气成藏的关系,指出斜坡带上大型继承性正向构造和高水位体系域与油气藏分布有成生关系,继而总结了该类斜坡带油气藏类型及原油性质由边缘向洼陷中心的变化规律。东营凹陷斜坡带的勘探启示,对断陷盆地斜坡带油气的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川西坳陷油气圈闭类型分析
唐立章, 曹烈, 安凤山
2004, 26(4): 328-332. doi: 10.11781/sysydz200404328
摘要(650) PDF(517)
摘要:
在川西坳陷这个致密砂岩领域,圈闭和气藏的形成机理相当复杂,其根本原因在于盆地有着相当复杂的形成与演化史。即使在同一构造形变带内,在不同的构造部位或层位,含油气情况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制约圈闭条件和气藏富集的地质因素也不相同,既有依赖于构造活动促成油气富集的各种构造圈闭类型,同时也发现了需由构造配合岩性、岩相、沉积环境等条件而形成的地层、岩性圈闭。即古构造-岩性型、古构造-成岩型、构造-岩性型等多种多样的非构造圈闭类型。
塔里木盆地满西地区石炭系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分析
蒋小琼, 郭建华, 管宏林, 饶丹, 陈本才
2004, 26(4): 333-337. doi: 10.11781/sysydz200404333
摘要(663) PDF(507)
摘要:
根据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综合利用露头、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以层序体系域边界特征为划分依据,将塔里木盆地满西地区石炭系划分为6个沉积层序,并确定了低位、海进、高位体系域的发育情况。研究区石炭系沉积于陆棚区,主要发育河流、滨岸、浅海陆棚、浅水碳酸盐岩、扇三角洲、海岸平原、泻湖、碳酸盐岩与碎屑岩混合等8种沉积体系。低位体系域以发育河流沉积体系为特征,海侵体系域发育有浅海陆棚、浅水碳酸盐岩、海岸平原、碳酸盐岩与碎屑岩混合沉积体系,除河流沉积体系外,其它7种沉积体系在高位体系域中均有发育,研究区主要储集砂体分布于高位体系域的滨岸沉积体系中。
潜山圈闭含油气系统特征研究
甘华军, 王华, 韩晋阳, 陈亮, 严德天
2004, 26(4): 338-343. doi: 10.11781/sysydz200404338
摘要(564) PDF(472)
摘要:
针对潜山圈闭地质背景比较复杂、潜山油气藏的研究与勘探比较困难的特点,论述了潜山圈闭的特征和研究的复杂性,并以含油气系统概念为基础,分析了潜山圈闭含油气系统的各种要素和作用过程。依据烃源岩地层与潜山基底形成时间的对比及其两者之间的空间配置关系,作者提出了3种潜山圈闭含油气系统或子系统的模式:新生古储型、古生新储型和古生古储型。结合实际的潜山油气藏的特征,以3种模式为基础,作者分析了潜山圈闭单一型和复合型含油气系统的特征,同时对潜山圈闭含油气系统的描述方法及勘探方法进行了探讨,给出了潜山圈闭含油气系统的工作思路。这对潜山油气藏的研究和勘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也为其它已知油藏圈闭含油气系统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塔河油田卡拉沙依组储层物性及评价
魏福军, 何发岐, 蒲仁海
2004, 26(4): 344-348. doi: 10.11781/sysydz200404344
摘要(582) PDF(335)
摘要: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石炭系卡拉沙依砂岩储层尽管埋深达4800~5200m,但仍具中等物性条件,孔隙度一般为8%~12%,最高可达20%,渗透率一般为(10~100)×10-3μm2,最大可达1000×10-3μm2以上。压汞资料显示该储层喉道偏粗,具中孔粗喉的孔隙结构特点。铸体薄片和电镜照片显示孔隙类型主要为长石溶蚀形成的粒间孔、粒内孔和残余原生粒间孔,其次为填隙物微粉晶灰质(溶蚀)晶间孔、裂缝孔等。孔隙度和渗透率受物源和沉积相影响较明显,在距物源近、河道砂岩多而厚的地方,孔隙度和渗透率明显变高。在目前对长石溶蚀孔隙的空间发育规律尚难预测的情况下,储层预测的手段仍只是依靠沉积相和地震等对砂体的预测。
莺歌海盆地泥底辟热流体上侵活动与天然气及CO2运聚规律剖析
何家雄, 夏斌, 刘宝明, 张树林
2004, 26(4): 349-358. doi: 10.11781/sysydz200404349
摘要(781) PDF(447)
摘要:
莺歌海盆地属南海北部被动大陆边缘新生代高热盆地,其高地温场及高大地热流主要集中于盆地中部莺歌海坳陷泥底辟构造带,因此泥底辟热流体上侵活动,尤其是晚期泥底辟热流体活动控制了天然气及CO2的运聚富集规律。同时,由于热流体分区、分块与分层的局部性侵入,导致了壳源型CO2及烃类气运聚富集的差异性和分区、分块与分层的局部富集特点。总之,泥底辟热流体上侵活动是控制天然气及CO2运聚成藏的主控因素。根据CO2与烃类气的地化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可以分析和预测其运聚规律,为天然气勘探提供决策依据。
柴达木盆地原油烃类地球化学特征
段毅, 王智平, 张辉, 吴保祥, 王传远, 孟自芳, 张晓宝, 周世新
2004, 26(4): 359-364. doi: 10.11781/sysydz200404359
摘要(543) PDF(483)
摘要: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重要的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已发现的18个油田分布于柴北地区和柴西地区,且以柴西地区最多。两个地区原油的成因截然不同,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对采集于两地区13个油田的16个原油样品中烃类生物标志化合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了它们的地球化学特征。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分布和组成特征指示了西部原油形成于强还原咸水—超咸水湖相,北部原油形成于弱氧化淡水湖沼相;西部原油的母质主要为菌藻类,北部原油更多的来自陆源高等植物。根据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并结合碳同位素组成,将柴达木盆地原油划分为两大类7种次级成因类型。
地层条件下天然气扩散过程中地球化学组分变化的模拟实验研究
马立元, 张晓宝, 李剑, 严启团, 李秀芬, 宋成鹏
2004, 26(4): 365-369. doi: 10.11781/sysydz200404365
摘要(578) PDF(482)
摘要:
采用固体样品,实验模拟了地层条件下(8MPa,70℃)气藏天然气在扩散过程中的地球化学变化特征。模拟实验结果研究表明:a)随着天然气扩散作用的进行,气藏气中甲烷的相对百分含量逐渐减少,而乙烷和丙烷的相对含量相应地增大;扩散气与气藏气存在类似的组分变化趋势,但扩散气中甲烷的相对百分含量高于同一时间气藏气中甲烷的相对百分含量,而乙烷及丙烷的相对百分含量低于气藏气中乙烷和丙烷的相应值,这些都是地层色层效应的具体体现;b)同一时间气藏气中正丁烷的相对百分含量高于扩散气中正丁烷的相对百分含量,而异丁烷的相对百分含量低于扩散气中异丁烷的相应值,这也是地层色层效应的结果;c)C1/(C2+C3)和iC4/nC4可作为天然气运移的地球化学指标;d)气藏气和扩散气组分百分含量与气体扩散比例之间分别存在对数线性相关关系和二次函数相关关系,这种函数关系可为应用模拟实验结果计算气藏扩散量,评价气藏天然气资源前景,探讨天然气在扩散过程中的组分变化以及预测同源不同层天然气藏资源量提供启示。
松潘—阿坝地区高演化沥青的成因分析
金聚畅, 秦建中, 张志荣, 范明, 张渠
2004, 26(4): 370-374. doi: 10.11781/sysydz200404370
摘要(504) PDF(523)
摘要:
经对松潘—阿坝地区窑沟志留系和当多沟泥盆系发现的沥青进行成因分析,确认窑沟志留系和当多沟泥盆系所采沥青样品为高演化固体沥青,源自于下古生界的志留系或寒武系的泥质烃源岩,热演化程度很高,为遭早海西构造运动后使古油藏破坏后的残留部分。本区沥青的成因比较复杂,为冷变质与脱沥青双重作用交替进行的结果,在后期进一步的埋深演化过程中有可能成为再生烃源岩。
油气生成过程实验研究的思考与展望
邹艳荣, 帅燕华, 孔枫, 彭平安
2004, 26(4): 375-382. doi: 10.11781/sysydz200404375
摘要(655) PDF(650)
摘要:
油气生成过程的研究是以热解实验为基础、动力学研究为工具、紧密结合盆地地质条件的系统研究方法。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者认为:1)加水热解适于模拟石油生成,限定体系热解可以很好地模拟石油与天然气生成/裂解实验体系,可进行含水热解实验;2)半封闭的幕式排烃热解设备尚待开发;3)压力对有机质成熟和生烃/原油裂解均有一定影响,但压力下二者的演化进程可能并不同步;4)以单一升温速率为基础的动力学研究将不被国内外同行认可;5)有压力的生烃、同位素演化动力学模型值得进一步研究;6)由于水的存在,除了水溶性催化剂外,大多数地质催化剂对生烃的影响可能并不显著,但对油气在储层中的裂解可能有作用;7)天然气的成分、同位素变化与聚集史密切相关,应给予足够的重视;8)无机质以及加水热解动力学研究、非烃气体生成与同位素演化的动力学具有潜在的科学研究价值。
深盆气高孔渗富气区块成因机理物理模拟实验与解析
马新华, 王涛, 庞雄奇, 金之均, 罗群, 王强
2004, 26(4): 383-388. doi: 10.11781/sysydz200404383
摘要(655) PDF(554)
摘要:
实验表明,深盆气及其富气区块的压力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地质条件(供气强度和供气量)的变化呈周期性变化。深盆气富气区块与周边的致密砂体在深盆气的建设阶段各形成两套独立的正压(高于静水压力)压力系统,这是由于两者之间存在孔渗性差异。在深盆气的消亡阶段,两者压力均降低,直到负压(低于静水压力)并逐渐归一,其演变特征类似于正弦曲线。负压不是深盆气的基本特征,而只是深盆气形成演化过程中消亡阶段的一个特点。深盆气富气区块形成演化要经历深盆气初期充注阶段、临界接触时刻、"甜点"充气阶段、两气相连时刻、气藏扩展阶段和调整共溶阶段共6个阶段。控制深盆气富气区块成藏机理的动力是气体膨胀力、毛细管力和浮力,它们在深盆气富气区块成藏过程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表现和控制作用。从而建立了实验条件下较完整的深盆气富气区块成藏序列及成因机理模式。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相对高渗砂体的成因及其岩石物理测井识别方法
朱怡翔, 田昌炳, 于兴河, 何东博, 贾爱林
2004, 26(4): 389-393. doi: 10.11781/sysydz200404389
摘要(825) PDF(464)
摘要:
研究苏里格低效气藏中相对高渗砂体的成因、特征及其相应的岩石物理测井响应机理和解释模型,从而得到相对高渗砂体识别的有效方法是苏里格气田高效开发的关键。苏里格气田具有典型的煤系地层特征,因强烈的成岩作用使原生孔隙损失较多,表现出粗岩相和次生孔隙发育是相对高渗砂体最主要的特征。在此地质成因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其岩石物理测井响应机理、建立响应的测井解释模型是识别相对高渗砂体的主要途径之一。不同的测井系列对孔隙结构和岩石相具有不同的岩石物理响应机理。地层密度测井与声波测井虽然同为孔隙度测井系列,但是它们响应的是不同的孔隙结构,由此可以得到储层次生孔隙度指数测井解释模型。在关键井岩性标定下,选择自然伽马、光电截面和地层密度等一组对岩性响应敏感的测井曲线进行聚类分析,是岩石相识别的有效方法。基于这种次生孔隙和岩石相测井解释模型所识别的相对高渗砂体,与岩心分析和气井产能测试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油气运移的室内模拟与热释光响应
郑公望, 任秀生, 田昭舆
2004, 26(4): 394-396. doi: 10.11781/sysydz200404394
摘要(481) PDF(360)
摘要:
热释光油气勘查理论认为,油气藏上方放射性异常区域的形成与油气运移有关。通过地表砂土的热释光测量,可以有效地发现这种微弱的放射性异常区,继而找到与之对应的地下油气藏。为了进一步证明该理论的可靠性,特设计了一个室内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1)油气运移可以在常温、常压条件下通过气态扩散方式进行;2)样品油也有热释光信号产生;3)油气产生的热释光信号在扩散层顶部增强。
储层微观动态模型研究
徐守余, 李卫成
2004, 26(4): 397-400. doi: 10.11781/sysydz200404397
摘要(710) PDF(402)
摘要:
长期注水开发油田的开发流体长期对储集层进行浸泡、驱动,使得整个储集层的众多微观孔隙与喉道相互连通的极其微小的空间范围内动态改变,岩石骨架、孔喉网络、粘土矿物等方面都发生动态变化。这些变化影响了地下剩余油的分布。该文针对胜坨油田沙二段8砂组三角洲储层,从岩石骨架、孔喉网络、粘土矿物3方面分析并建立了储层微观动态模型,研究了微观变化与剩余油的关系。研究认为这些变化是动态的、持续发生的,使得剩余油的分布更加复杂。
地震反演在潜山油藏预测中的应用——以黄骅坳陷东部为例
杨飞, 彭大钧, 唐实秋, 徐言岗
2004, 26(4): 401-403. doi: 10.11781/sysydz200404401
摘要(525) PDF(416)
摘要:
潜山的石油成藏过程较为复杂,使得油层的分布常常难以确定。作者在对黄骅坳陷东部潜山的研究过程中,提出一种新的油层检测方法:首先,利用油层在测井上的响应特征合成油层特征曲线;然后,进行有井约束的综合地震储层特征反演,得到油层的地震反演体;最后,经地质分析,直接在所得到的反演体上识别出油层,圈定油藏的展布范围,为油田的开发提供地质依据。
油气历史成因假说
李华东
2004, 26(4): 404-408. doi: 10.11781/sysydz200404404
摘要(588) PDF(499)
摘要:
把元素、星系、地球、生物起源演化史与油气起源演化史联系起来讨论,认为宇宙间出现碳、氢元素后,油气就开始形成,并演化至现在。亦即油气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天文时期,延续到地质时期乃至人文时期。无论哪种成油说,油气的形成都离不开油气先驱物或称成烃原始物质。油气先驱物包括各种不同来源的有机质,通常指类脂化合物、蛋白质、糖类、木质素、烃类和碳氢元素合成所需物质。研究认为,油气先驱物在生命形成之前就已形成,它伴随从元素到无机物到星系的演化,也伴随从无机物到简单有机物的演化,同样也伴随从简单有机物至生命起源的演化。油气资源评价系统应该考虑以油气历史成因假说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