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中国地裂运动观”的创建和发展

罗志立 赵锡奎 刘树根 雍自全

罗志立, 赵锡奎, 刘树根, 雍自全. “中国地裂运动观”的创建和发展[J]. 石油实验地质, 2001, 23(2): 232-241. doi: 10.11781/sysydz200102232
引用本文: 罗志立, 赵锡奎, 刘树根, 雍自全. “中国地裂运动观”的创建和发展[J]. 石油实验地质, 2001, 23(2): 232-241. doi: 10.11781/sysydz200102232
LUO Zhi-li, ZHAO Xi-kui, LIU Shu-gen, YONG Zi-quan.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APHROGENY OUTLOOK”[J].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2001, 23(2): 232-241. doi: 10.11781/sysydz200102232
Citation: LUO Zhi-li, ZHAO Xi-kui, LIU Shu-gen, YONG Zi-quan.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APHROGENY OUTLOOK”[J].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2001, 23(2): 232-241. doi: 10.11781/sysydz200102232

“中国地裂运动观”的创建和发展

doi: 10.11781/sysydz200102232
基金项目: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罗志立(1927- ),男(汉族),四川苍溪人,教授,主要从事石油地质构造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 中图分类号: TE121.2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APHROGENY OUTLOOK”

  • 摘要: 自1981年创立“中国三次地裂运动”的观点以来,得到地学界和社会广泛的反响。文中据20年来国内外大量有关信息,从地裂运动的学术观点对中国地质科学理论发展的促进方面、从陆相生油二元论观点形成及实践检验方面、从峨眉地裂运动观点对四川盆地礁块型气藏的预测有效性方面以及地质同行用此观点解释西南富煤带聚集规律和某些金属矿产成矿构造背景等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进而阐述中国基础地质科学和相关应用科学发展的3点经验,并展望“中国地裂运动”研究的方向和前景。

     

  • [1] 罗志立.试从板块构造探讨四川盆地新的油气资源[J].石油勘探与开发,1975,2(6).
    [2] 罗志立.扬子古板块的形成及其对中国南方地壳发展的影响[J].地质科学,1979,14(2).
    [3] 罗志立.试从扬子准地台的演化论地槽如何向地台演化的问题[J].地质论评,1980,26(6).
    [4] 尹赞勋.板块构造说的发生与发展[J].地质科学,1978,13(2).
    [5] 黄汲清.略论六十年来中国地质科学的主要成就与今后努力的方向[A].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六十周年报告[C].1982.
    [6] 尹赞勋.论褶皱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7] 罗志立.中国西南晚古生代以来地裂运动对石油等矿产形成的影响[J].四川地质学报,1981,2(1).
    [8] 罗志立.略论地裂运动与中国油气分布[A].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第10号)[C].北京:地质出版社,1984.
    [9] 金以钟,等.上扬子地台峨眉地裂运动对含油气盆地形成的控制作用(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成果)[A].江南-雪峰地区的层滑作用及多期复合构造[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0.
    [10] 罗志立,等.试论上扬子地台的峨眉地裂运动,地质论评,1988,34(1).
    [11] Luo Zhili, et al. The Emei Taphrogenesis of the Upper Yangtz Platform in South China[J]. Geology Maganzine.1990,127(5):393-405.
    [12] 赵锡奎.黔中早二叠世织金拉张盆地原型分析[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1,12(3).
    [13] 罗志立.地裂运动与中国油气分布[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1.
    [14] 王鸿祯.中国华南地区地壳构造发展的轮廓[A].华南地区古大陆边缘史[M].武汉:武汉地质学院出版社,1986.
    [15] 任纪舜.从全球看中国大地构造——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图简要说明[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9.
    [16] 刘本培.华南地区海西-印支阶段构造古地理格局[A].华南地区大陆边缘史[M].武汉:武汉地质学院出版社,1986.
    [17] 张渝昌,等.中国含油气盆地原型分析[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8] 杨逢清,殷鸿福,等.松潘-甘孜地块与秦岭褶皱带,扬子地台的关系及其发展史[J].地质学报,1994,68(3).
    [19] 陈洪德.丹池晚古生代盆地的沉积和构造演化[J].沉积学报,1987,7(4).
    [20] 刘树根.龙门山冲断带与川西前陆盆地的形成演化[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
    [21] 夏文臣.黔桂地区海西-印支阶段的构造古地理演化与沉积盆地的时空组合[J].地球科学,1991,16(5).
    [22] 杨逢清.华南晚二叠世长兴期菊石古生态初探[J].古生物学报,1992,31(3).
    [23] 陈代钊.华南泥盆纪沉积演化及海水进退规程[J].地质科学,1994,29(3).
    [24] 白志强.泥盆纪华南板块古地理的位置及其漂移[J].北京大学学报,1998,34(6).
    [25] 赵锡奎.黔中织金独店子茅口组生物礁的发现及其找气意义[J].贵州科学,1991,7(3).
    [26] 赵锡奎.黔中下二叠统碳酸盐岩中的构造-埋藏白云化作用[J].岩相古地理,1992,(3).
    [27] Zhao Xikui. Analysis of Sequence Stratigraphy in Fractured Continental Margins, Late part of Maokou Period, Early Permian Age, Central Guizhou Province[A]. 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C]. Beijing:1996.
    [28] 赵锡奎.黔中早二叠世茅口晚期断裂陆缘层序地层分析[J].沉积学报,1997,15(1).
    [29] 罗志立,等.川中-内江-合川一带地震反射异常的发现及其勘探意义[J].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87,14(2).
    [30] 王一刚,等.川东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分布规律[J].天然气工业,1998,18(6).
    [31] 张景廉.塔里木盆地志留纪砂岩固体沥青形成的机理[A].北京油气成藏机理国际讨论会文集[C].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32] 戴金星,等.中国东部无机成因气及气藏形成条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33] 郭占谦,等.中国东部是多种天然气资源发育区[J].天然气工业,1999,19(6).
    [34] 李思田,等.中国西南地区晚二叠世构造地理和富煤带的分布规律[A].中国及邻区古地理和生物地理[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0.
    [35] 赵重远.《地裂运动与中国油气分布》评价[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2,13(4).
    [36] 甘克文.世界含油气盆地地图说明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
    [37] 丁道桂,等.塔里木盆地形成与演化[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
    [38] 梁狄刚.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若干地质问题[J].新疆石油地质,1999,20(3).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637
  • HTML全文浏览量:  63
  • PDF下载量:  383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0-01-02
  • 刊出日期:  2001-04-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