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合肥盆地寒武系底部烃源岩沉积环境和地球化学特征

曹高社 宋明水 刘德良 周松兴 李学田

曹高社, 宋明水, 刘德良, 周松兴, 李学田. 合肥盆地寒武系底部烃源岩沉积环境和地球化学特征[J]. 石油实验地质, 2002, 24(3): 273-278. doi: 10.11781/sysydz200203273
引用本文: 曹高社, 宋明水, 刘德良, 周松兴, 李学田. 合肥盆地寒武系底部烃源岩沉积环境和地球化学特征[J]. 石油实验地质, 2002, 24(3): 273-278. doi: 10.11781/sysydz200203273
CAO Gao-she, SONG Ming-shui, LIU De-liang, ZHOU Song-xing, LI Xue-tian.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IN THE CAMBRIAN BASE OF THE HEFEI BASIN[J].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2002, 24(3): 273-278. doi: 10.11781/sysydz200203273
Citation: CAO Gao-she, SONG Ming-shui, LIU De-liang, ZHOU Song-xing, LI Xue-tian.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IN THE CAMBRIAN BASE OF THE HEFEI BASIN[J].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2002, 24(3): 273-278. doi: 10.11781/sysydz200203273

合肥盆地寒武系底部烃源岩沉积环境和地球化学特征

doi: 10.11781/sysydz200203273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曹高社(1966- ),男(汉族),河南南阳人,博士生、教授,主要从事地质及构造研究.

  • 中图分类号: TE122.1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IN THE CAMBRIAN BASE OF THE HEFEI BASIN

  • 摘要: 合肥盆地海相油气的勘探逐渐受到重视。盆地西部发现的寒武系底部海相泥质烃源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其沉积环境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是进一步油气勘探的基础。层序地层学及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其沉积构造环境为拉张裂陷向移离扩张的过渡阶段,盆地性质属于内裂谷盆地向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的过渡类型,对于烃源岩的形成和保存极其有利。该套烃源岩有机碳平均含量为6.46%,有机质类型为I型,Ro(2%~3.5%)与Tmax(500~600℃)反映的成熟度已进入过成熟早期乃至晚期阶段。生物标志物反映该套烃源岩在强还原高盐度的环境中形成,生源为菌藻类低等生物,其演化程度处于生油阶段。两类有机地化指标反映的成熟度差异,可能是各自代表的有机质不同。RoTmax主要反映烃源岩主体的成熟度,而生物标志物可能主要反映岩石包体有机质的成熟度。综合研究认为,该套烃源岩不仅处于生气高峰期,并具有生油的可能。该套烃源岩沉积环境和地球化学的研究,为合肥盆地勘探下古生界天然气藏提供了理论依据。

     

  • [1] 刘德良,曹高社,谈迎.华北盆地南缘发现寒武系烃源岩及油显示[J].石油学报,2000,21(5):1.
    [2] 吉让寿,秦德余,高长林,等.东秦岭造山带与盆地[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7.
    [3] Klemme H D. Petroleum basins-classifica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J]. Journal of Petroleum Geology, 1980,3:187-207.
    [4] 赵靖州.塔里木盆地北部寒武-奥陶系海相烃源岩重新认识[J].沉积学报,2001,19(1):117-124.
    [5] 王顺玉,戴鸿鸣,王海清,等.大巴山、米苍山南源烃源岩特征研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0,11(4-5):4-16.
    [6] 刘德光,王绪龙.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油气源研究[J].沉积学报,1997,15(2):35-39.
    [7] 张义纲,等.从全球大型气田生气高峰和分布规律分析我国天然气有利聚集保存区带[J].石油实验地质,1990,12(3).
    [8] 王顺玉,李兴莆.威远和资阳震旦系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与含气系统研究[J].天然气地球科学,1999,10(3-4):63-69.
    [9] 吕修祥.塔里木盆地油气藏形成与分布初步研究[D].石油大学(北京)地质勘探、矿业、石油博士后流动站,1996.
    [10] 黄第藩,等.下古生界海相原油之中蜡的成因分析[J].沉积学报,1996,14(2):12-19.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626
  • HTML全文浏览量:  43
  • PDF下载量:  538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2-04-18
  • 刊出日期:  2002-05-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