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烃源岩有限空间热解生油气潜力定量评价研究

郑伦举 马中良 王强 李志明

郑伦举, 马中良, 王强, 李志明. 烃源岩有限空间热解生油气潜力定量评价研究[J]. 石油实验地质, 2011, 33(5): 452-459. doi: 10.11781/sysydz201105452
引用本文: 郑伦举, 马中良, 王强, 李志明. 烃源岩有限空间热解生油气潜力定量评价研究[J]. 石油实验地质, 2011, 33(5): 452-459. doi: 10.11781/sysydz201105452
Zheng Lunju, Ma Zhongliang, Wang Qiang, Li Zhiming.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hydrocarbon yielding potential of source rock: application of pyrolysis in finite space[J].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2011, 33(5): 452-459. doi: 10.11781/sysydz201105452
Citation: Zheng Lunju, Ma Zhongliang, Wang Qiang, Li Zhiming.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hydrocarbon yielding potential of source rock: application of pyrolysis in finite space[J].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2011, 33(5): 452-459. doi: 10.11781/sysydz201105452

烃源岩有限空间热解生油气潜力定量评价研究

doi: 10.11781/sysydz201105452
基金项目: 中国石化科技部项目(P11060,P08060)资助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郑伦举(1966- ),男,博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从事油气地球化学实验研究.E-mail:zhenglj.syky@sinopec.com.

  • 中图分类号: TE122.1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hydrocarbon yielding potential of source rock: application of pyrolysis in finite space

  • 摘要: 利用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研制的地层孔隙热压生排烃模拟仪,选用泌阳凹陷核三段未成熟深灰色泥岩,采用分温阶连续递进有限空间热压生烃模拟实验方法,获得了Ⅱ1干酪根在不同成熟时期的阶段与累计生油、生气与生烃产率。通过与开放体系的Rock-Eval热解生烃动力学对比研究,首次建立了一套在有限空间条件下烃源岩生油气潜力评价方法,提出了以下干酪根生烃潜力评价参数:①残留油潜量与指数;②干酪根生油潜量与指数;③干酪根生气潜量与指数;④干酪根总生烃潜量与指数;⑤最大生油温度与反射率、最大生气温度与反射率及最高生烃温度与反射率。借助这些生烃评价指标能定量评价干酪根在某个演化阶段生"油"、生"烃气"和生烃潜力,描述其生油气过程。

     

  • [1] 刘广野.油气资源分类及评价方法[J].海洋地质动态,2009,25(3):32-36.
    [2] 周总瑛,白森舒,何宏.成因法与统计法油气资源评价对比分析[J].石油实验地质,2005,27(1):67-73.
    [3] 庞雄奇,陈章明,陈发景.含油气盆地地史、热史、生留排烃史数值模拟研究与烃源岩定量评价[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205-212.
    [4] 关德范,徐旭辉,李志明,等.成盆成烃成藏理论思维与有限空间生烃模式[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8,29(6):709-715.
    [5] 李志明,关德范,徐旭辉,等.有效泥质油源岩有机碳丰度评价标准研究:以东营凹陷为例[J].石油实验地质,2009,31(4):379-383.
    [6] 郑伦举,马中良.中国石化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实验地质技术之地层孔隙热压生排烃模拟实验技术[J].石油实验地质,2010,31(3):封二.
    [7] 邹艳荣,帅燕华,孔枫,等.油气生成过程实验研究的思考与展望[J].石油实验地质,2004,26(4):375-381.
    [8] 郑伦举,秦建中,何生,等.地层孔隙热压生排烃模拟实验初步研究[J].石油实验地质,2009,31(3):296-302,306.
    [9] 邱荣华,林社卿,涂阳发.泌阳凹陷油气成藏特征及勘探潜力分析[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27(2):158-161.
    [10] 王敏,秦伟军,赵追,等.南襄盆地泌阳凹陷油气藏形成条件及聚集规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1,22(2):169-172.
    [11] 夏东领,尹伟,李治.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油气成藏过程分析[J].石油实验地质,2010,32(3):247-251.
    [12] 刘文汇,徐永昌.论生物—热催化过渡带气[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5,32(4):30-36.
    [13] 刘文汇,黄第藩,熊传武,等.成烃理论的发展及国外未熟—低熟油气的分布与研究现状[J].天然气地球科学,1999,10(1-2):1-22.
    [14] 郑伦举,何生,秦建中,等.近临界特性的地层水及其对烃源岩生排烃过程的影响[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1,36(1):83-92.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031
  • HTML全文浏览量:  38
  • PDF下载量:  1014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1-05-09
  • 修回日期:  2011-10-10
  • 刊出日期:  2011-10-2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