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itation: | Wu Zhenming, Liu Hefu, Tang Liangjie, Gao Jinxi. EVALU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MAJOR RIFT VALLEY OF MESO-CENOZOIC IN EASTERN CHINA[J].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1985, 7(1): 60-69. doi: 10.11781/sysydz198501060 | 
	                | [1] | 
					 马杏垣、刘和甫等,中国东部中新生代裂陷作用和伸展构造,地质学报,第57卷,第1期,1983年. 
					
					 | 
			
| [2] | 
					 王鸿祯、杨森楠等,中国东部及邻区中、新生代盆地发育及大陆边缘区的构造发展,地质学报,第57卷,第3期,1983年. 
					
					 | 
			
| [3] | 
					 朱夏、陈焕疆等,中国中、新生代构造与含油气盆地,地质学报,第57卷,第3期,1983年. 
					
					 | 
			
| [4] | 
					 孙雄才,汾渭地堑构造地质特征及成因机制,中国中新生代盆地构造和演化,科学出版社,1983年. 
					
					 | 
			
| [5] | 
					 刘和甫,石油构造分析,构造地质学进展,科学出版社,1983年. 
					
					 | 
			
| [6] | 
					 李德生、薛淑浩,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盆地与油气分布,地质学报,第57卷,第3期,1983年. 
					
					 | 
			
| [7] | 
					 陈焕疆,中国大陆板块构造和盆地演化,中国中新生代盆地构造和演化,科学出版社,1983年. 
					
					 | 
			
| [8] | 
					 张文佑、李荫槐等,地堑形成的力学机制,地质科学,1期,1981年. 
					
					 | 
			
| [9] | 
					 杨继良,松辽盆地构造发育特征与大型构造油田的关系,第二届全国构造地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中新生代构造,科学出版社,1983年. 
					
					 | 
			
| [10] | 
					 陈发景等,关于我国东部第三纪含油气盆地形成问题的初步探讨,第二届全国构造地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中新生代构造,1982年. 
					
					 | 
			
| [11] | 
					 黄汲清、任纪舜,关于大地构造研究的几个重要问题,构造地质学进展,科学出版社,1982年. 
					
					 | 
			
| [12] | 
					 童崇光,中国东部裂谷系盆地的石油地质特征,石油学报,第1卷,第4期,1980年. 
					
					 | 
			
| [13] | 
					 韩德馨、杨起,中国煤田地质学(下册),煤炭工业出版社,1980年. 
					
					 | 
			
| [14] | 
					 Burke K.,1980, Intra-continental Rifts and Aulacogeas, in "Coatinental Tectoaics",National Academy of Seieaces, Washingtoa, D.C. 
					
					 | 
			
| [15] | 
					 Sherman S. I.,1978, Faults of the $sital Rift zone, Tectonophysics,45, 3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