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8年  第20卷  第2期

显示方式:
皖南造山带的演化及其在油气田勘探中的意义
陈冠宝, 徐树桐, 张渝昌, 陶正, 石永红
1998, 20(2): 103-109. doi: 10.11781/sysydz199802103
摘要(873) PDF(364)
摘要:
皖南浅变质岩分布区是古陆?还是一个造山带?这是华南大地构造研究中长期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根据最新的研究资料,论证了它是一个由变质古生代地层组成的造山带,而不是一个古陆;同时讨论了这个造山带的结构组成和演化历史;最后讨论了这个造山带的演化历史在本区油气田勘探中的意义和需要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从中国北方中生代中小型盆地成油(藏)条件展望油气勘探新领域
范小林
1998, 20(2): 110-115. doi: 10.11781/sysydz199802110
摘要(880) PDF(339)
摘要:
侏罗-白垩系地史阶段适宜的古气候与古地理为秦祁昆造山带以北区域内发育成油盆地提供了良好的沉积环境.燕山期构造活动在侏罗纪末和白垩纪末表现突出,导致盆地反转并使侏罗-白垩系沉积实体中富含有机质岩石成为烃源岩且在该大套地层中分别生成早、中侏罗世和晚侏罗-早白垩世两套主要成油体系,相对晚期的燕山-喜山造山作用为在这些盆地侏罗-白垩系地层中构成成藏组合奠定了基础.本文从“控油成藏动力学”(Perrodon,1992)角度,对北方中生代中小盆地成藏组合典型范例特征、成油盆地组构、盆地成藏条件进行论述,明确指出在北方西部中生代中小前陆型盆地中寻找来自早、中侏罗世湖沼煤系源岩垂(侧)向排运方式高阻捕集的油气和东部裂谷作用背景下垂向排烃为主体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湖沼相含煤火山碎屑岩为主体烃源岩油气聚集构造带作为油气勘探新领域.
云南保山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戴苏兰, 刘树根, 赵永胜, 赵泽江, 高芳珍, 吴世林, 牟凤荣
1998, 20(2): 116-123. doi: 10.11781/sysydz199802116
摘要(1031) PDF(310)
摘要:
保山盆地是云南西部第三系盆地的典型代表,盆地可划分为西部断阶带、中部坳陷带和东部斜坡带,为一西断东超的典型箕状盆地.保山盆地从北到南,其总拉张量有从小→大→小的变化特征.盆地拉张史可分为3个旋回.在盆地中可识别出Tg、T3和T03个不整合面.盆地的形成演化可分为初始形成期、扩张定型期和萎缩充填期.保山盆地是在区域挤压背景下,由于地处地壳深部的岩石隆升到地壳浅部和地表自由空间后,先前聚集的压应力突然释放,引起应力松驰形成的.
琼东南盆地第三系层序地层分析
王根发, 吴冲龙, 周江羽, 李绍虎
1998, 20(2): 124-128. doi: 10.11781/sysydz199802124
摘要(727) PDF(389)
摘要:
琼东南盆地的发展经历了由断陷到坳陷的演化过程,盆内充填了巨厚的沉积地层,该套地层在上、下第三系内可识别出14个层序,断陷期6个坳陷期8个.断陷期层序发育主要受控于幕式构造运动,层序由冲积扇、河流、湖泊、扇三角洲和碎屑滨岸体系沉积的粗碎屑岩组成.坳陷期层序发育主要受控于全球海平面变化并具有典型被动大陆边缘特征,低位域由企底扇、斜坡扇和海底水道沉积组成;海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由三角洲、碎屑滨岸、碳酸盐台礁和浅海陆架体系沉积组成.
三塘湖盆地二叠系火成岩储集特征及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
熊琦华, 吴胜和, 魏新善
1998, 20(2): 129-134. doi: 10.11781/sysydz199802129
摘要(651) PDF(411)
摘要:
三塘湖盆地二叠系为该区重要的油气勘查目的层段之一,其中火成岩特别是安山岩、玄武者及其过渡类型为主要的储集岩类,火成岩储层的储集空间主要为孔隙和裂缝,次为溶洞.孔隙类型较多,包括气孔、残余气孔、基质晶间孔、溶蚀孔、缝洞充填残余孔等,裂缝主要为构造缝,次为成岩裂缝和风化裂缝.该区火成岩储集空间曾经历过十分复杂的演化过程,主要有9个演化时期.从早至晚依次为原生孔隙形成期(气孔、收缩缝等)→岩浆期后热液矿物充填期→地表和近地表风比淋滤期→埋藏孔隙充填期→Ⅰ期构造裂缝形成期→溶洞发育期→溶洞充填期→Ⅱ期构造裂缝形成期→后期溶蚀充填期.根据储集物性及储集空间类型,可将本区二叠系人成岩储层分为3类,即Ⅰ类储层:岩石孔隙度10%~22%.渗透率大于10×10-3μm2,有的大于100×10-3μm2.属孔缝洞复合型储层及部分的孔缝性储层;Ⅱ类储层:孔隙度大干10%.渗透率为(1~10)×10-3μm2.属孔缝型储层和部分的裂缝型储层;Ⅲ类储层;孔隙度大于10%,渗透率小于1×10-3μm2,属孔隙型储层和部分裂缝型储层.控制本区火成岩储层发育的因素主要为火成岩相、构造破裂作用和溶解作用,另外,油气侵入对储集空间的保存亦十分重要.
塔里木盆地克孜勒苏群碎屑岩成岩作用研究
李昌存, 韩秀丽
1998, 20(2): 135-138. doi: 10.11781/sysydz199802135
摘要(657) PDF(314)
摘要:
本文在岩石学研究的基础上,借助于电子扫描电镜、X-射线分析、阴极发光、薄片染色法等手段,对塔里木盆地克孜勒苏群砂岩作了详细的成岩作用研究.结合流体包裹体研究,进行了成岩作用阶段的划分.
大洼-海外河地区复式油气聚集带成藏模式研究
张泽慧, 王威, 苗振, 冯飞
1998, 20(2): 139-142. doi: 10.11781/sysydz199802139
摘要(638) PDF(309)
摘要:
以沉积学、油田地质学等为基础,并且结合钻井、试油及分析化验资料,进行大洼-海外河地区复式油气聚集带的石油地质特征综合评价,分析其成藏模式.结合表明:丰富的油源条件、广泛发育的多套储集体,多种类型圈闭及油气沿大洼断裂带两侧运移的主要指向,使本区具备了油气富集条件;在构造和沉积作用控制下,使大洼-海外河地区各种油气藏在平面上广泛分布,在空间上按不同层次,具有一定成因联系的不同类型油气藏有规律地组合在一起,形成大洼-海外河地区复式油气用集带.
埕岛油田馆陶组上段的定量地震相分析及砂体预测
杨凤丽, 周祖翼, 才巨宏, 印兴跃
1998, 20(2): 143-148. doi: 10.11781/sysydz199802143
摘要(654) PDF(279)
摘要:
本文利用研究区的三维地震资料,对反映沉积相的特征地震参数进行了提取,应用地质综合参数转换法和单地震参数法建立了埕岛油田馆陶组上段地层的复合沉积旋回和单旋回地震-沉积亚相数值模型,并分别从砂岩组和单砂层两个方面对砂体进行了预测和评价,研究结果与实际钻探发现吻合较好.
沉积盆地古应力场研究的新方法──波动分析法
李京昌
1998, 20(2): 149-151. doi: 10.11781/sysydz199802149
摘要(587) PDF(245)
摘要:
波动分析方法认为沉积盆地的演化过程受不同的周期波所控制.实际应用表明:盆地内不同地区同一类同期波之间存在着差异,本文对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用这种差异解决盆地古应力场问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应用这一研究方法对柴达木盆地第三纪古应力场恢复表明,压应力由南西220°向北东40°方向传播.
分形法预测油气储量与资源量
曾怡
1998, 20(2): 152-154. doi: 10.11781/sysydz199802152
摘要(580) PDF(340)
摘要:
用数学统计方法分析油气地质特征和勘探历程,已成为国外油气资源评价的主要方法.本文论述的分形预测法既考虑了研究区的地质特征,又考虑了勘探历程,数学计算简单方便.可以用于油气资源量的预测,也可以用于储量预测,结果准确性较高,值得推广.
对数正态模拟法在塔北潜山型勘探层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刘毅, 刘敏
1998, 20(2): 155-159. doi: 10.11781/sysydz199802155
摘要(601) PDF(235)
摘要:
对数正态模拟法是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资源评价方法.本文应用该方法对塔北下古生界潜山型勘探层的控油地质条件、勘探风险、勘探目标数等作了系统的分析.评价结果不仅获得了勘探层的油气总资源量、资源潜量,还预测了待发现油气藏的数目及其规模,为进一步的勘探实践提供了依据.
塔里木盆地“九五”攻关课题研究取得进展
江其勤
1998, 20(2): 159-159. doi: 10.11781/sysydz199802159
摘要(519) PDF(166)
摘要:
“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两个二级专题——塔里木盆地库车场陷南斜坡地层岩性图闻评价和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地层岩性圈闭评价研究,经过科研人员一年多来的潜心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并于3月中旬在武汉通过了专家中评估.
地层水中微量金属元素组成分布特征与油气藏关系──以松辽盆地北部杨大城子油层为例
黄福堂, 冯子辉, 孔庆云, 王文广
1998, 20(2): 160-165. doi: 10.11781/sysydz199802160
摘要(677) PDF(253)
摘要:
本文论述了松辽盆地北部杨大城子地层水中微量金属元素组成,研究了地层水中微量金属元素含量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杨大城子地层水中各种元素总的含量特征是Fe>Sr>Zn>Mn>Cu>Ni>Cr.Ni/Cu和Mn/Fe的比值,因地区不同具有明显的差异.平面上地层水中金属元素含量与储层的含油气性有关,含油气区地层水中金属元素含量高,接近含油气区次之,远离含油气区最低.
凸镜状砂体聚油模拟实验及其机理分析
陈章明, 张云峰, 韩有信, 付广
1998, 20(2): 166-170. doi: 10.11781/sysydz199802166
摘要(682) PDF(328)
摘要:
本文通过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含水的凸镜状砂体聚油过程,认识了静水条件下毛细管力和排烃压力的综合作用.造成砂体油水交替聚油成藏.其中“源岩”内凸镜状砂体聚油作用最快,而有缝隙沟通“源岩”外泥岩中凸镜状砂体聚油作用则较慢,其中,“源岩”在上者又比“源岩”在下者慢.
ZnCl2分离液对煤影响之初步探讨(Ⅰ):热解分析部分(Rock-Eval pyrolysis)
孙立中, 蔡龙珆, 郭政隆, 翁荣南
1998, 20(2): 171-173. doi: 10.11781/sysydz199802171
摘要(662) PDF(235)
摘要:
本研究利用台湾三峡地区裕峰煤样探讨ZnCl2分离液对煤热解分析(Rock-Evalpyrolysis)结果的影响.样品分成3份,其一为原煤样(P1),其二为浸泡过ZnCl2分离液后直接晾干之煤样(P2),最后为浸泡过ZnCl2分离液并经水洗除ZnCl2之煤样(P3).初步结果显示;游离烃(S1)和热解烃(S2)在煤粒中直呈均匀分布.ZnCl2分高液对某些热解参数的测定有明显影响如S1S2Tmax值、TOC值及HI值,但对Ip值(产率指数)并没有影响.至于经水清洗ZnCl2后之煤样,上述的热解多数除Ip值有明显下降外,几乎都可恢复如原煤样(P1)之值.
新疆三塘湖盆地二叠系油源分析
张枝焕, 关强
1998, 20(2): 174-181. doi: 10.11781/sysydz199802174
摘要(721) PDF(317)
摘要:
三塘湖盆地主要分布有中、下侏罗统水须沟群,中、上三叠统小泉沟群和二叠系上藉藉槽群3套生油岩.目前已在中侏罗统西山密组砂砾岩及下二叠统卡拉岗组火山岩中发现了油气流或油气显示.本文介绍了三塘湖盆地主要生油岩和二叠系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根据原油和生油岩总体组成和分子地球化学组成特征进行油源对比,分析了二叠系原油的主要来源油源.
柏各庄凸起侏罗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李素梅, 王铁冠, 郑红菊, 鄂俊杰
1998, 20(2): 182-186. doi: 10.11781/sysydz199802182
摘要(642) PDF(187)
摘要:
本文运用有机地球化学测试手段,对东柏各庄凸起侏罗系烃源岩(泥岩、煤)氯仿抽提物的烃类组成进行了系统剖析,揭示其具有煤系地层的地化特征,系成熟的烃源岩,在饱和烃镏分中发现-不常见的苯基烷烃化合物系列,可能系微生物藻类成因.
干酪根有机质类型划分的若干问题的探讨
涂建琪, 王淑芝, 费轩冬
1998, 20(2): 187-191. doi: 10.11781/sysydz199802187
摘要(948) PDF(432)
摘要:
本文运用透射光-荧光分析手段,通过对国内外大量样品的镜下分析,并结合有机地化和有机质的成因来源分析,对目前干酪根有机质类型划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
凝析气井合理产能的研究及应用
康志江, 邱立伟, 李彤, 陈元千
1998, 20(2): 192-195. doi: 10.11781/sysydz199802192
摘要(615) PDF(314)
摘要:
本文从凝析气井的绝对无阻流量入手,系统地介绍了凝析气井合理产能确定,给出了公式推导过程;在确定合理产能方面提出了两种方法.以上方法在塔北某凝析气藏得以应用.实践分析表明整个过程正确、实用.
油气生成量、聚集规模与区域地球化学背景场的关系
贾国相
1998, 20(2): 196-199. doi: 10.11781/sysydz199802196
摘要(695) PDF(251)
摘要:
本文根据区域地球化学背景值在盆地内的变化特点,重点探讨不同沉积盆地内背景值平均含量的高低,用以评价盆地内油气生成量,从而预测盆地内油气分布的规模和聚集的有利区带.
油气化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其应用发展的建议
刘崇禧, 程军, 赵克斌
1998, 20(2): 200-203. doi: 10.11781/sysydz199802200
摘要(671) PDF(294)
摘要:
在油气化探迅速发展中,出现了应用效果不好,不重视质量,样品代表性差,油气化探阶段不清,指标应用绝对化及忽视区域地球化学研究等问题.本文作者就正确对待和使用化探技术,认真执行化探规范,加强实验室计量认证和综合研究等提出了自已的见解.